六月至七月怀化天气
2012年6月天气温度表
序号 日 期 早 晚 天 气 星 期 备 注
1 2012-6-1 22度 18度 阵雨-阴 星期五 北风-微风
2 2012-6-2 22度 18度 阵雨-阴 星期六 北风-微风
3 2012-6-3 22度 19度 小雨 星期日 北风-微风
4 2012-6-4 21度 19度 中雨 星期一 北风-微风
5 2012-6-5 23度 20度 小雨 星期二 北风-微风
6 2012-6-6 26度 21度 阴-小雨 星期三 北风/南风-微风
7 2012-6-7 26度 22度 中雨-阵雨 星期四 北风-微风
8 2012-6-8 28度 21度 阴-阵雨 星期五 北风-微风
9 2012-6-9 30度 23度 多云-阵雨 星期六 南风-微风
10 2012-6-10 29度 24度 大雨-中雨 星期日 南风-微风
11 2012-6-11 30度 23度 阴-多云 星期一 南风-微风
12 2012-6-12 32度 22度 多云-晴 星期二 北风-微风
13 2012-6-13 32度 22度 多云 星期三 北风-微风
14 2012-6-14 31度 24度 多云 星期四 南风-微风
15 2012-6-15 32度 22度 多云 星期五 北风-微风
16 2012-6-16 32度 22度 多云 星期六 南风-微风
17 2012-6-17 32度 22度 多云 星期日 南风-微风
18 2012-6-18 32的 22度 多云 星期一 北风-微风
19 2012-6-19 33度 22度 晴 星期二 南风-微风
20 2012-6-20 34度 22度 晴-多云 星期三 南风-微风
21 2012-6-21 32度 23度 多云 星期四 南风-微风
22 2012-6-22 31度 22度 多云 星期五 南风-微风
23 2012-6-23 31度 22度 多云 星期六 南风-微风
24 2012-6-24 33度 23度 多云 星期日 南风-微风
25 2012-6-25 30度 24度 阴-小雨 星期一 南风-微风
26 2012-6-26 27度 24度 大雨 星期二 北风-微风
27 2012-6-27 28度 23度 小雨 星期三 北/南风-微风
28 2012-6-28 31度 24度 阵雨-多云 星期四 南风-微风
29 2012-6-29 33度 25度 多云-晴 星期五 南风-微风
30 2012-6-30 32度 24度 阵雨-多云 星期六 南风-微风
2012年7月天气温度表
序号 日 期 早 晚 天 气 星 期 备 注
1 2012-7-1 35度 26度 多云 星期日 南风-微风
2 2012-7-2 34度 26度 多云 星期一 南风-微风
3 2012-7-3 34度 25度 晴-多云 星期二 南风-微风
4 2012-7-4 34度 26度 多云 星期三 南风-微风
5 2012-7-5 35度 26度 多云-晴 星期四 南风-微风
6 2012-7-6 35的 26度 晴 星期五 南风-微风
7 2012-7-7 36度 27度 晴 星期六 南风-微风
8 2012-7-8 36度 27度 晴 星期日 南风-微风
9 2012-7-9 35度 26度 多云-晴 星期一 南风-微风
10 2012-7-10 35度 27度 多云 星期二 南风-微风
11 2012-7-11 35度 26度 多云 星期三 南风-微风
12 2012-7-12 34度 26度 多云-阴 星期四 南风-微风
13 2012-7-13 29度 25度 大雨 星期五 南风-微风
14 2012-7-14 31度 26度 阴-小雨 星期六 南风-微风
15 2012-7-15 30度 24度 小到中雨 星期日 南风-微风
16 2012-7-16 28度 24度 中到大雨 星期一 北风-微风
17 2012-7-17 27度 24度 大雨 星期二 北风-微风
这鬼天气太多变了,刚刚好好的,一下子就下大雨,害的我淋雨发烧,要去医院吗?
岳飞(1103.03.24-1142) 民族英雄、军事家、抗金名将。字鹏举,谥武穆,后改谥忠武。河北(今河南)相州 汤阴永和乡孝悌里人(今安阳市 汤阴县城东30里的菜园镇程岗村)。
岳飞作为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其精忠报国的精神深受中国各族人民的敬佩。其在出师北伐、壮志未酬的悲愤心情下写的千古绝唱《满江红》.其率领的被称为“岳家军”,人们流传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名句,表示对“岳家军”的更高赞誉。
岳飞出生于北宋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县)的一户佃农家里,青年时代,正遇上金女真贵族对宋发动大规模掠夺战争。他亲眼目睹北宋灭亡前后的惨痛史实,和当时中原沦陷区的人民呼吸相通,有坚决抗击女真贵族民族,收复故土,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和要求。
北宋末年,深受民族的汉族、契丹族、渤海、奚等各族人民,“仇怨金国,深入骨髓”,纷纷自动组织起来反抗。
从十二世纪二十年代起,黄河南北、两淮之间,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金民族战争。岳飞和抗金名将宗泽、韩世忠等一道,站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可是,的北宋统治集团,采取妥协、投降的政策,1127年(靖康二年),徽宗赵佶、钦宗赵桓被掳走后,继而接位的南宋小朝廷的头目赵构,同样是个投降派。他偏安于江南一地,沉醉于歌舞逸乐之中,没有真正组织抗金民族战争并把它进行到底的决心和打算,所不同的是一面信用秦桧等投降派,通过他们出面进行一系列议和投降活动;一面则利用宗泽、岳飞、韩世忠等抗战派,抵挡金军的凌厉攻势,以保住他的皇帝宝座和积累屈膝求和的资本。到了十二世纪二十年代中期,东自江淮、西至陕西一线的宋、金双方对峙的军事分界线形成后,赵构、秦桧统治集团,实际上已经成了南宋抗金斗争更大绊脚石;反过来,岳飞、韩世忠等抗战派,则成了赵构、秦桧投降派活动的更大障碍。南宋朝廷内部抗战派与投降派的斗争,日趋尖锐。
岳飞坚决反对议和,主张抗战到底,置个人荣辱安危于度外,对赵构、秦桧的投降活动进行坚决斗争。1139年(绍兴九年),岳飞在鄂州(今湖北武昌)听说宋金和议将达成,立即上书表示反对,申言“金人不可信,和好不可恃”,并直接抨击了“相国”秦桧出谋划策、用心的投降活动,使“秦桧衔之(抱恨)”。和议达成后,高宗赵构得意忘形,颁下大赦诏书,对文武大臣大加爵赏。可是,诏书下了三次,岳飞都加以拒绝,不受开府仪同三司(一品官衔)的爵赏和三千五百户食邑的封赐。他在辞谢中,痛切地表示反对议和:“今日之事,可危而不可安,可忧而不可贺。”并再次表示收复中原的决心,“愿定谋于全胜,期收地于两河,唾手燕云,终欲复仇而报国。”这无异于给宋高宗当头泼了冷水,从而更使赵构、秦桧怀恨在心。“但岳飞不顾个人得失,坚持抗战到底的立场,率领,联络北方义军,卓有成效地从事抗金战争,筹划收复中原、统一祖国,成为抗金民族战争中的有力支柱。
1139年(绍兴九年)夏,金兀术撕毁绍兴和议,倾巢而出;再度发动大规模的对宋战争。在东、西两线军取得对金大捷的形势下,岳飞挥兵从长江中游挺进,实施锐不可当的反击”,他一直准备着的施展收复中原抱负的时机到来了。
岳家军进入中原后,受到中原人民、忠义民兵的热烈欢迎。这年七月,岳飞亲率一支轻骑驻守河南郾城,和金兀术一万五千精骑发生激战。岳飞亲率将土,向敌阵突击,大破金军“铁浮图”(侍卫亲兵)和“拐子马”(左右两翼钳攻的骑兵),把金兀术打得大败。岳飞部将杨再兴,单骑闯入敌阵,想活捉金兀术,可措没有找到,手杀敌人数百,身被几十处创伤,豪勇无比。岳家军将士具有“守死无去”的战斗作风,敌人以排山倒海的大力,也不能把岳家军阵容摇动。郾城大捷后,岳飞乘胜向朱仙镇进军(离金军大本营汴京仅四十五里),金兀术 *** 了十万大军抵挡,又被岳飞打得落花流水。岳飞这次北伐中原,一口气收复了颍昌、蔡州、陈州、郑州、郾城、朱仙镇、消灭了金军有生力量,金军全军军心动摇,金兀术连夜准备从开封撤逃。南宋抗金斗争有了根本的转机,再向前跨出一步,沦陷十多年的中原。就可望收复了。岳飞兴奋地对大将们说:“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破掉酒戒庆祝)”而金军则发出了“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哀叹。
但是,外敌难以撼动的岳家军,却遭到了南宋朝廷内部投降派的摧残。就在这抗金战争取得辉煌胜利的时刻,甘心充当儿皇帝的高宗赵构,因担心一旦中原收复,金人放回他的哥哥钦宗,他就保不住皇位,而急切地希望与金入议和。金人安插在南宋朝廷里窃取了宰相高位的内奸秦检,也抓住高宗这个难言的心病大肆活动,岳飞的抗战。他们狼狈为奸,密谋制订了全线撤军、葬送抗金大好形势的罪恶计划。他们首先命令东西两线收兵,造成岳家军孤军突出的不利态势后;即以“孤军不可久留”为名,连下十二道(红漆金字木牌),急令岳飞“措置班师”。在要末“班师”、要末“丧师”的不利形势下,岳飞明知这是权臣用事的乱命;但为了保存抗金实力,不得不忍痛班师。岳飞愤慨地说;“十年之功,废于一旦!所得诸郡,一朝全休!社稽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岳飞的抗金英勇斗争,至此中断。 岳家军班师时,久久渴望王师北定中原的父老兄弟,拦道恸哭。岳飞为了保护老百姓的生命财产,故意扬言明日渡河,吓得金兀术连夜弃城北窜,准备北渡黄河,使岳飞得以从容地组织河南大批人民群众南迁到襄汉一带,才撤离中原。这时,有一个 *** 的书生,骑马追上金兀术扣马而谏:“太子(兀术)毋走,京城可守也,岳少保兵且退矣!……自古没有权臣在内,而大将能立功于外者”,金兀术这才又整军回到开封,并以不费吹灰之力,又把中原土地夺了回去。
岳飞一回到临安,立即陷入秦桧、张俊等人布置的罗网。1141年(绍兴十一年),他遭诬告“谋反”,被关进了临安大理寺(原址在今杭州小车桥附近)。监察御史万候*(音末期屑)亲自刑审、拷打,逼供岳飞。与此同时,宋金 *** 之间,正加紧策划第二次和议,双方都视抗战派为眼中钉,金兀术甚至凶相毕露地写信给秦桧:“必杀岳飞而后可和。”在内外两股恶势力夹击下,岳飞正气凛然,光明正大,忠心报国。从他身上,秦桧一伙找不到任何“反叛朝廷的证据,但岳飞却仍于绍兴十一年农历除夕夜,被赵构“特赐死”,杀害于临安大理寺内,年仅三十九岁。岳飞部将张宪、儿子岳云亦被腰斩于市门。岳飞父子及张宪死于奸臣昏君之手,激起了抗金和老百姓的强烈愤怒,韩世忠当面质问秦桧,秦桧支吾其词“其事体莫须有(也许有)。”韩世忠当场驳斥:“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民族英雄岳飞,就在“莫须有”的罪名下,含冤而死。临死前,他在供状上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这是悲愤的呼喊!
岳飞虽然被杀害了,但他的精忠报国的业绩是不可磨灭的。正是他,表达了被民族的要求,坚持崇高的民族气节,在处境危难的条件下,坚持了抗金的正义斗争,并知道爱护人民的抗金力量,联合抗金军民一道,保住了南宋半壁河山,使南中国人民免遭金统治者的,从而保住了高度发展的中国封建经济和文化,并使之得以继续向前发展。岳飞不愧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
岳飞遇害后,临安义士隗顺,负尸越城,草草地埋葬于九曲丛祠旁。为了便于以后识别,隗顺将岳飞随身佩带的玉环系于遗体腰下,坟前种植了两棵桔子树。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因重修栖霞岭下岳飞庙墓,追寻岳飞初葬地,终于在杭州市众安桥螺丝山下扁担弄内的红纸染坊旁,找到了最初的岳坟。1876年(光绪二年),在这里修建“忠显庙”,杭人俗呼为“老岳庙”。
岳飞死后二十年,即1162年6月(绍兴三十二年五月)宋孝宗赵*继位,七月下令给岳飞 *** 昭雪,“追复原官”,并以五百贯的高价购求岳飞遗体,“以礼改葬”。
完颜宗弼占领建康府后,亲率主力追赶宋高宗。宋高宗从明州乘船经海上逃到温州避难。
完颜宗弼占领明州后,无法活捉逃到海上的宋高宗,劫掠一番决定撤兵。金军利用大运河,将劫掠所获用船运往北方,一路攻破秀州、平江府、常州,准备自镇江府北渡。三月,完颜宗弼被韩世忠所部八千余人在黄天荡,被困四十日。因为有汉奸献策,金军掘通河道将船队经秦淮河引入建康城西的长江江面。韩世忠赶去攻击,却被金军的火箭击退。
岳飞在此间带领东京留守司军的残部转战广德军,六战皆捷,俘虏王权等伪军将领四十多名。驻军广德军的钟村,军粮用尽,将士忍饥,却不敢扰民。建炎四年(1130年)初春,宜兴知县钱谌(chén,作姓时读shèn,zhōng)通知岳飞说县里的存粮够一万人吃十年,欢迎他率军保护县境。二月,岳飞进驻宜兴,屯于张渚镇。在宜兴,岳飞收降了因政局混乱而在当地为匪的多支部队以及金军强征来的河北伪军。岳飞自己就是河北人,平等对待河北、河东等地的签军。伪军们都传话说:“此岳爷爷军。”争来降附。
三月,金军在劫掠秀州和平江府之后,攻向常州。常州知州周杞探知这一情况,派赵九龄(是曾经在张所的河北招抚司里和岳飞共事过的熟人)到宜兴县请岳飞前来镇守常州。但在岳飞启程之前,周杞已经紧随赵九龄也来到了宜兴县,放弃了常州城。岳飞与周杞、赵九龄一起带兵北进,前后四战,夺回常州。又尾随追袭于镇江府东边,再捷。此时,原杜充手下的统制、现已成为割据一方的盗匪的戚方攻陷了广德军,岳飞忙赶回宜兴县,带一千多骑兵赴广德军,但戚方已西去攻打宣州。
宋高京已从海上逃回越州,任命张俊为浙西路江东路制置使,“诸将并受节度”要收复建康。张俊自己的部队是宋高宗原来的河北兵马大元帅府的嫡系部队,他只派岳飞统率的原宗泽、杜充的东京留守司的非嫡系部队当前锋去攻打金兵镇守的建康府。四月二十五日,岳飞在位于建康城南三十里的清水亭首战大捷,金兵横尸十五里,斩得耳戴金、银环的女真人头一百七十五级,活捉女真军、渤海军和汉儿签军四十五人。五月初,岳飞到达清水亭以西十二里的牛头山扎营,夜里令百人敢死队穿黑衣混入金营中扰之,金兵惊,自相攻击甚众。
完颜宗弼于五月十日退到建康城西北十五里的龙湾镇(靖安镇,静安)。岳飞以骑三百、步兵二千驰至新城,大破之。五月十一日,完颜宗弼从龙湾撤退到长江对岸的真州县宣化镇。岳飞追至龙湾镇,实现了四年前“靖康之难”前一年金国之一次伐宋时西军老将种师道的“(江河)半渡邀击金军”的遗愿,完全消灭了留在南岸的所有金军。金军损失惨重,女真人被斩的“秃发垂环者之首无虑三千人”,千夫长留哥等二十多名军官被俘,其中仅在龙湾镇一地就俘获包括八名女真人在内金兵三百多人。韩世忠和岳飞给予金军重创,以至完颜宗弼回到北方见到熟人就“相持泣下,诉以过江艰危”,这一年金国皇太弟完颜斜也死时的遗嘱里也对南宋迅速增长的战力表示忧虑:“吾大虑者,南宋近年军势雄锐,有心争战。”
五月下旬,岳飞亲自押解这些战俘去越州,生平之一次觐见宋高宗赵构。岳飞先见到了上司张俊,张俊通知岳飞朝廷要派他镇守江南东路的饶州(今江西波阳县),岳飞认为这样不妥而上奏:“建康为要害之地,宜选兵固守,仍益兵守淮,拱护腹心。”宋高宗嘉纳。
范宗尹向宋高宗推荐岳飞任通州镇抚使兼知泰州。岳飞辞谢,改命为淮南东路一重难任使。这时金军攻楚州,宋高宗诏张俊援之。张俊自己的部队是宋高宗原来的兵马大元帅府的嫡系部队,推辞不去,又派岳飞统率的原东京留守司的非嫡系部队当前锋去,并命令刘光世出兵援岳飞。岳飞屯三墩,不久到达承州,三战三捷,杀高太保,俘女真酋长七十余人。但刘光世等皆未跟进,岳飞此时还没有成立自己的“岳家军”,师孤力寡无法救楚州。宋高宗诏岳飞还守通州、泰州,有旨可守就守,如不可守,但以沙洲保护百姓,伺机掩击即可。岳飞以泰州无险可恃,退保柴墟,战于南霸桥,大败进攻的金军。这以后,岳飞才拥有了人马万余,着手建立所谓的“岳家军”。
绍兴元年(1130年)七月,宋廷因原有的正规军“禁兵”已被战乱打散,重新编组新的正规军。将张俊所部组建为“神武右军”,韩世忠所部组建为“神武左军”,两人均为都统制。王 所部组建为“神武前军”,陈思恭所部组建为“神武后军”,两人均为统制。岳家军在张俊所部,军号定名为“神武右副军”,岳飞为统制,屯驻洪州。原神武右副军统制颜孝恭的兵马拨属江南东路安抚大使司,空缺由岳飞填补。十月,宋廷又将岳飞武官虚衔升为亲卫大夫、建州观察使,为从五品的遥郡观察使。十二月,“神武副军”都统制辛企宗因福建范汝为之乱不力而被削职,岳飞的“神武右副军”改名为“神武副军”,并升迁为都统制。
绍兴二年(1132年)正月末,岳飞被任命为知州、兼荆湖东路安抚使、都总管,统率军马前往潭州。二月,主战派头号人物李纲被起用为荆湖、广南路宣抚使,岳飞等将领划入李纲部下[51],讨伐湖东路的盗匪曹成。当时岳家军的兵力为一万二千余人,岳飞以二千人驻守吉州(今江西吉安市),以其余的一万多人进攻曹成的部队。战斗中岳家军尽占优势,但曹成部下悍将杨再兴骁勇异常,先是攻入岳家军第五正将韩顺夫的营地,将韩砍折一臂而死,后又了岳飞的胞弟岳飜。但杨再兴最终被岳家军俘虏,被岳飞收服而成为日后岳家军的悍将之一。李纲称赞岳飞“年齿方壮,治军严肃,能立奇功,近来之所少得”,断言他“异时决为中兴名将”。闰六月,岳飞升三官为中卫大夫、武安军承宣使,仍属从五品。讨伐曹成后,岳家军兵力增一倍,达二万三千到四千人左右,与韩世忠、刘光世、张俊等军相差不多。
绍兴三年(1133年)九月,岳飞第二次朝见宋高宗。宋高宗亲笔书写“精忠岳飞”四字,绣成一面战旗,命岳飞在用兵行师时作为大纛。又任命岳飞任江南西路舒蕲州制置使,将驻守蕲州的统制,屯扎江州的统制傅选两支部队并入岳家军,将淮南西路舒州和蕲州的防务并入岳飞的防区。岳家军的军号也由“神武副军”升格为“神武后军”,但岳飞的官衔却由都统制改回统制,这是因为他的资历尚浅,还不能和“神武左军”都统制韩世忠、“神武右军”都统制张俊相比。
编辑本段
绍兴三年(1133年),宋神武左副军统制、襄阳府邓州随州郢州镇抚使、兼襄阳知府李横和随州知州李道联合伊阳县风牛山寨的翟琮北伐伪齐刘豫。伪齐部队纷纷倒戈,牛皋、彭玘、赵起、朱全、牛宝、朱万成等军归附于李横,董先、张玘、董震等军归附于翟琮,伪齐唐州知州胡安中由李道招降。李横和牛皋、彭玘等克复了汝州(今河南汝州市)、颍昌府(今河南许昌市)、信阳军(今河南信阳市)等地。翟琮和董震、张玘、董贵、赵通等攻入西京河南府,处决了盗掘宋朝皇陵的伪齐河南尹孟邦雄。但刘豫马上向金军求援。三月间,金元帅左都监完颜宗弼会合李成所率二万伪齐军,在开封西北牟施冈同宋军会战。李横、牛皋等军被金方重铠铁浮图骑兵击溃。到十月为止,翟琮的伊阳县风牛山寨大本营、邓州(今河南邓州市)、随州(今湖北随州市)、唐州(今河南唐河县)、襄阳府、郢州(今湖北钟祥市)等地相继被金军攻占陷落,李横、翟琮、牛皋、董先、李道、张玘等全部退到江南西路,彭玘战死。伪齐的李成、许约等联络割据洞庭湖的杨幺、黄诚叛军,约定来年六月间南北夹攻,伪齐军和杨幺军水陆并进,顺江东下,“前去浙中会合”,消灭南宋政权,双方“建国通和”。
败逃到长江一带的宋军中,李道、牛皋等屡次申状岳飞和江南西路安抚制置大使赵鼎,“乞听岳飞节制”。宋廷于是将牛皋、董先共一千余人以及李道等部并入岳家军,张玘也拨归岳飞统辖;翟琮改任江南东路兵马钤辖,成军;李横和岳飞基本同级别,不愿隶属岳飞,其一万五千人马改隶官职更高的张俊。
绍兴四年(1134年),为击败伪齐军和杨幺军的合兵计划,岳飞决定先打李成、后打杨幺,“先襄汉,襄汉既复,李成丧师而逃,杨幺失援矣。第申严之兵以备之,然后鼓行。”朝廷里,宰相朱胜非支持这一作法:“襄阳上流,襟带吴、蜀。我若得之,则进可以蹙贼,退可以保境。今陷于寇,所当先取。”刚从江南西路调任 *** 参知政事的赵鼎也支持岳飞:“知上流利害,无如飞者。”而惟独签书枢密院事徐俯却反对委派岳飞出兵,戍守淮南西路的刘光世也要求代替岳飞“措置荆襄”。最后宋廷决定由岳家军出兵收复襄汉,刘光世军增援,王 军牵制洞庭湖的杨幺军。宋廷正式任命岳飞为荆湖北路前沿统帅,在他的制置使官职上添入“兼制置荆南、鄂、岳”的加衔,岳家军里增加荆湖北路安抚使司颜孝恭部约一千九百人,崔邦弼部三千人,以及荆南镇抚使司的兵马。岳家军当时用于进攻襄汉六郡的总兵力,大致在三万五千人左右。
由于再败对战局有重大影响,南宋朝廷看重这次岳飞的出征。出师前,赵鼎又生怕岳飞有失,上奏高宗:“陛下渡江以来,每遣兵将,止是讨荡盗贼,未尝与敌国交锋。(岳)飞之此举,利害甚重,或少有蹉跌,则使伪境益有轻慢朝廷之意。”为了使岳飞之“将佐竭力奋死”,“以济事功”,宋高宗亲自手诏,称岳飞曾保奏王贵、张宪和徐庆三将“数立战效,深可倚办”,“理宜先有以旌赏之”,给王贵等三人颁赐捻金线战袍各一领,金束带各一条。宰相朱胜非遣使通知岳飞,只要得胜即授予他节度使的头衔。宋高宗又特令张俊的神武右军和杨沂中的神武中军分别甄选战马各一百匹拨给岳家军,并在岳飞的制置使官衔上又增加“兼黄州、复州、汉阳军、德安府”的加衔。岳家军自鄂州渡江攻郢州,岳飞在江心对幕僚们发誓:“飞不擒贼帅,复旧境,不涉此江!”
绍兴四年(1134年)五月五日,岳家军开到郢州城下。伪齐郢州知州荆超和长寿知县刘楫率一万多人马守城,拒绝投降。由于后勤供应有困难,岳家军的军粮不过两餐饭,但岳飞却说:“可矣,吾以翌日巳时破贼!”六日黎明,岳家军开始总攻。荆超投崖,刘楫被活捉后斩首,伪齐守军被杀达七千人。
然后岳家军分兵两路,张宪和徐庆率军往东北去进攻随州,岳飞率主力往西北主攻伪齐大将李成驻守的襄阳府。李成不战而逃,五月十七日,岳飞占领襄阳。而另一边,伪齐随州知州王嵩坚守不出,张宪和徐庆连攻数日不果,牛皋自告奋勇,只带三日口粮领兵支援张宪和徐庆。五月十八日,三日粮食尚未吃完,牛皋便与张宪、徐庆合军攻下随州城,其中十六岁的岳云使两杆数十斤重的铁锥枪,之一个攻上城头。五千伪齐军被歼灭,王嵩被俘并被押赴襄阳府处斩。
和前一年(1133年)对付李横北伐一样,刘豫急忙调度兵力并请来一部分金兵,集结在邓州东南的新野市、龙陂、胡阳、随州的枣阳县(今湖北枣阳市)以及唐州、邓州,加上李成逃到新野的部队,号称三十万大军。岳飞命统制王万和荆南府镇抚使司统制辛太守住清水河,引诱伪齐军进攻。辛太怯战,竟私自逃往峡州宜都县(今湖北枝城市)。 六月五日,王万军与伪齐军交战后,岳飞亲率主力夹攻,击败了李成军。第二天,李成又列阵求战,却犯了刘邦在彭城之战中犯的战术错误,被岳飞看出破绽。对于王贵、牛皋等将的请战,岳飞说:“且止,此贼屡败吾手,吾意其更事颇多,必差练习,今其疏暗如故。夫步卒之利在阻险,骑兵之利在平旷;成乃左列骑兵于江岸,右列步卒于平地,虽言有众十万,何能为!”岳飞举鞭对王贵说:“尔以长枪步卒,由成之右击骑兵。”又对牛皋说:“尔以骑兵,由成之左击步卒。”和刘邦在彭城之战的败局相似,李成的前列骑兵溃散之后,将后列骑兵挤入水中淹死,崩溃一败涂地。李成一军元气大伤,后来再也没能襄阳府。
刘豫不断火急向金国求援,但是完颜宗弼刚刚在三月被吴玠一军在仙人关大败,金军主力损折很大,元气未复。又恰逢盛夏,女真人不耐酷热,正在北方避暑。于是只派了一员史书上未记录姓的、名叫刘合孛堇的二等战将,会合李成,拼凑了陕西和河北签军数万,在邓州西北扎了三十多个营寨防守。
在备办粮草准备了一个多月以后,王贵和张宪分别率军从光化路和横林路向邓州挺进。七月十五日,王贵和张宪两军在邓州城外三十几宋里,同数万伪齐军和金军激战;王万和董先两部突然出现夹击,击败了对手。金将刘合孛堇只身逃窜。岳家军俘降签军将领杨德胜等二百余人,夺取战马二百多匹,兵仗数以万计。伪齐军高仲退守邓州城。七月十七日,岳家军攻城,岳云又是之一个登城的勇士,攻下邓州活捉了高仲。岳飞为避嫌,只报了岳云随州之功,未将邓州之功申报。事隔一年,宋廷查清此事,方才将岳云升迁武翼郎。由于岳云勇猛善战,被称为“赢官人”。
七月二十三日,选锋军统制李道攻占唐州。王贵和张宪同时在唐州以北三十宋里,再次击败伪齐军和金军。同一天,信阳军也被攻下。伪齐唐州知州、信阳军知军、通判等官员被俘共五十名。第二年,宋高宗为此特奖赏李道和崔邦弼金束带各一条。
七月二十六日,刘光世部将郦琼才率五千援军赶到,但已经无仗可打。岳飞特别上奏,恳求给这五千人“先次推赏”,“卒使不沾寸赏,恐咈人情”。
克复襄汉是岳飞的之一次北伐,由于两三个月前吴玠仙人关之战大破金军主力,帮助了岳家军完成了自南宋开国八年以来之一次收复了失地的目标。收复的地方包括前一年丢失的原先李横的辖区,以及额外的原由伪齐控制的唐州和信阳军。
七月十八日,即张宪从临颍杀向开封之时,之一道班师诏送达。岳飞鉴于当时完胜的战局,写了一封奏章反对班师:“契勘金虏重兵尽聚东京,屡经败衄,锐气沮丧,内外震骇。闻之谍者,虏欲弃其辎重,疾走渡河。况今豪杰向风,士卒用命,天时人事,强弱已见,功及垂成,时不再来,机难轻失。臣日夜料之熟矣,惟陛下图之。”
隔了两三日,朱仙镇已克,完颜宗弼已逃出开封之时,岳飞在一天之内接连收到十二道用金字牌递发的班师诏。其中全是措辞严峻、不容反驳的急令,命令岳家军必须班师回鄂州,岳飞本人则去“行在”临安府朝见皇帝。宋高宗发十二道的时间,大约是在七月十日左右,即他得到七月二日克复西京河南府捷报不久。
岳飞收到如此荒唐的命令,愤惋泣下,“十年之功,废于一旦。”然而友军已经撤退,岳家军孤军难支,不得不下令班师,百姓闻讯拦阻在岳飞的马前,哭诉说担心金兵倒算:“我等戴香盆、运粮草以迎官军,金人悉知之。相公去,我辈无噍类矣。”岳飞无奈,含泪取诏书出示众人,说:“吾不得擅留。”于是哭声震野。岳飞决定留军五日,以便当地百姓南迁,“从而南者如市,亟奏以汉上六郡闲田处之。”
岳飞前往“行在”临安府的路途已走了大半,期间不断接到宋高宗的手诏,以及秦桧以三省、枢密院名义递发的省札。尽管内容自相矛盾颠来倒去,(特别注意,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史料是经过秦桧销毁篡改的,这次北伐中断的关键细节的直接证据怕是不可能保存下来了。)最后仍是令岳飞“疾驰入觐”,“赴行在奏事”。当岳飞听到中原传来的宋军败讯,只能长叹:“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结果岳飞的第四次北伐因为原因而失败。
之后,岳飞父子被秦桧以谋反罪名予以逮捕审讯,虽然找不到证据而无审讯结果,赵、秦最终决定杀害岳飞父子和张宪,而秦桧创造发明了“莫须有”的罪名(韩世忠当面质问秦桧,秦桧支吾其词“其事体莫须有(也许有、不见得没有)”)。绍兴十一年农历十二月廿九(1142年1月27日)除夕之夜,一代名将岳飞及其儿子岳云、部将张宪在杭州大理寺风波亭内被杀害。岳飞被害前,在风波亭中写下8个绝笔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2011年
八月份的天气记录
二零一三年八月天气回顾
主要受到月中热带气旋尤特及潭美引致的持续多云及有雨天气影响,二零一三年八月本港天色较为阴暗。本月的总日照时间为148.1小时,为有记录以来八月份第十更低,较正常数值188.9小时少约百分之22。而月总雨量为445.4毫米,稍高於正常的432.2毫米。本年至今累积雨量为2218.8毫米,较同期正常数值1905.5毫米多约百分之16。
随著热带风暴飞燕向西北移动,横过南海并移向海南岛,飞燕与中国东南部高压脊的共同影响引致本港月初风势逐渐增强,而飞燕的外围雨带亦为本港带来零散狂风骤雨及雷暴。飞燕於八月二日早上增强为强烈热带风暴及移向海南岛,并於当晚在文昌附近。本月首两天大部分地区录得超过50毫米雨量,港岛西部雨量更超过100毫米。随著飞燕在越南北部逐渐减弱,本港的骤雨於八月三日减少,下午短暂时间有阳光。
在一道高压脊影响下,本港於八月四日至六日阳光充沛及天气酷热。一股活跃偏南气流於八月七日为本港带来几阵骤雨及狂风雷暴。随著高压脊再度建立,本港天气於其後五天持续阳光充沛及酷热。天文台於八月十二日录得的更高气温为34.9度,是本月的更高气温。
在北太平洋西部的尤特於八月十一日增强为超强台风,并於翌日早上横过吕宋时减弱为强台风。尤特於八月十三日进入南海北部并移向广东西部沿海。受到尤特的外围雨带所影响,本港天阴、风势颇大、有狂风大骤雨及几阵雷暴。随著尤特於八月十四日在附近,本港风势逐渐减弱。翌日尤特继续移入内陆及减弱为热带低气压,本港风势进一步缓和。受到与尤特残馀相关的雨带影响,本港於八月十五日至有雷雨。
另一个热带气旋潭美於八月二十一日横过以东海域并移向福建沿岸。在一股内陆气流影响下,本港当日短暂时间有阳光及部分地区能见度较低。受潭美相关的外围雨带影响,本港天气於八月二十二日转为有骤雨及几阵狂风雷暴。潭美过後的一股活跃西南气流在随後两天为本港带来大骤雨及狂风雷暴。
一道由太平洋向西伸的高压脊於八月二十五日为中国东南部带来普遍晴朗的天气。本港方面,天气逐渐转好,下午部分时间有阳光。在晴朗及酷热的天气下,本港於其後四天多处地区下午气温上升至33度或以上。
受一道低压槽影响,本月最後两天本港天气转差,有大雨及狂风雷暴。八月三十日早上雨势较大,新界及港岛多处地区录得超过50毫米雨量,大埔的雨量更超过150毫米。
本月有七个热带气旋影响南海及北太平洋西部。
表 1.1 至 1.6 载列本月发出及取消各种警告/信号的详情。表 2 则载列八月份天气数字与平均数字的比较。
表 1.1 热带气旋警告信号
热带气旋名称
信号
开始时间
终结时间
日 / 月
时
日 / 月
时
飞燕 1 1 / 8 0940 1 / 8 1610
3 1 / 8 1610 2 / 8 2215
尤特 1 12 / 8 1605 13 / 8 0440
3 13 / 8 0440 14 / 8 0140
8 东南 14 / 8 0140 14 / 8 1340
3 14 / 8 1340 15 / 8 0140
1 15 / 8 0140 15 / 8 1640
表 1.2 强烈季候风信号
开始时间
终结时间
日 / 月
时
日 / 月
时
3 / 8 0415 3 / 8 1115
23 / 8 0445 23 / 8 1415
表 1.3 暴雨警告信号
颜色
开始时间
终结时间
日 / 月
时
日 / 月
时
30 / 8 0340 30 / 8 0515
30 / 8 0755 30 / 8 0920
表 1.4 雷暴警告
开始时间
终结时间
日 / 月
时
日 / 月
时
1 / 8 0915 1 / 8 2000
2 / 8 1245 2 / 8 1645
2 / 8 2000 2 / 8 2330
3 / 8 0205 3 / 8 1200
3 / 8 1705 3 / 8 1815
7 / 8 1615 7 / 8 1815
10 / 8 1230 10 / 8 1430
10 / 8 1540 10 / 8 1700
11 / 8 2215 12 / 8 0045
13 / 8 1305 13 / 8 1500
14 / 8 0755 14 / 8 1000
14 / 8 1130 14 / 8 1230
14 / 8 1530 14 / 8 1730
16 / 8 1335 16 / 8 1630
17 / 8 0155 17 / 8 1100
17 / 8 1240 17 / 8 1430
17 / 8 2035 17 / 8 2340
18 / 8 0915 18 / 8 1200
18 / 8 1450 18 / 8 1600
18 / 8 2345 19 / 8 0045
19 / 8 1010 19 / 8 1500
20 / 8 1210 20 / 8 1415
22 / 8 0130 22 / 8 0330
22 / 8 2025 23 / 8 1500
24 / 8 0000 24 / 8 0130
24 / 8 0540 24 / 8 1130
25 / 8 0145 25 / 8 0600
29 / 8 1535 29 / 8 1730
30 / 8 0045 30 / 8 1000
31 / 8 0150 31 / 8 0700
31 / 8 0825 31 / 8 1100
31 / 8 1410 31 / 8 1815
表 1.5 酷热天气警告
开始时间
终结时间
日 / 月
时
日 / 月
时
5 / 8 0645 6 / 8 1930
8 / 8 0950 12 / 8 2050
26 / 8 1345 29 / 8 1930
表 1.6 新界北部水浸特别报告
开始时间
终结时间
日 / 月
时
日 / 月
时
30 / 8 0400 30 / 8 0920
表 2 二零一三年八月的气象数据与距平
气象要素
本月数据
距平*
平均日更高气温 31.1 摄氏度 正常
平均气温 28.6 摄氏度 正常
平均日更低气温 26.5 摄氏度 比正常低 0.1 度
平均温度 25.3 摄氏度 比正常高 0.3 度
平均相对湿度 83 % 比正常高 2 %
平均云量 68 % 比正常低 1 %
总雨量 445.4 毫米 比正常高 13.2 毫米
出现低能见度的时数Δ 19 小时 比正常低 39.0 小时§
总日照时间 148.1 小时 比正常低 40.8 小时
平均每日太阳总辐射 14.50 兆焦耳/平方米 比正常低 1.13 兆焦耳
总蒸发量 119.1 毫米 比正常低 15.8 毫米
打字不易,如满意,望采纳。
天气预报上风向的符号是什么意思
一、 观测和记录视区内出现的上列各种天气现象。
二、 随时观测和记录值班时间内所出现的全部天气现象。夜间不守班的台站,对夜间出现的天气现象,应尽量判断记载。
三、 凡与水平能见度有关的现象,均以有效能见度为准,并要在能见度观测地点观测判断。
四、 天气现象用下列符号记入观测簿。
五、 (一)下列天气现象应记录开始与终止时间(时、分):雨、阵雨、毛毛雨、雪、阵雪、雨夹雪、阵性雨夹雪、霰、米雪、冰粒、冰雹、雾、雨淞、雾淞、吹雪、雪暴、龙卷、沙尘暴、雷暴、极光、大风。例如:·8—910 1605-20
(二)飑只记录开始时间。
例如:1526
(三)下列天气现象不记起止时间:冰针、轻雾、露、霜、积雪、结冰、扬沙、浮尘、烟幕、霾、尘卷风、闪电。
(四)天气现象按出现顺序记录,并以20时为日界。如现象正好出现在20时,不论该现象持续与否,均应记入次日天气现象栏;如正好终止在20时,则应记在当日天气现象栏。
(五)夜间不守班的台站,观测簿中的天气现象栏划分“夜间(20—08)”和“白天(8—20)”两栏。夜间出现的天气现象记入“夜间”栏,只记符号,一律不记起止时间;白天出现的天气现象则按上述规定在“白天”栏内记录。
如现象正好出现在8时,不论该现象持续与否,均应记入“白天”栏;如正好终止在8时,则记在“夜间”栏;如现象由夜间持续至8时后,则按规定分别记入两栏,如:“夜间”· ;“白天”·8—915。
(六)凡规定记起止时间的现象,当其出现时间不足一分钟即已中止,则只记开始时间,不记终止时间。
例如:1403
(七)凡同一现象一天内出现两次或以上时,其第二次及之后出现的起止时间,可接着之一次起止时间分段记入,而不再重记现象符号。
(八)在雨、雪等降水现象中,如果一种现象转为另一种现象时,为了方便起见,现象间可以连接记载。
例如:·1130—1505—1820—1930—20
又如:613—648 ·914—930 1520—1640—1702
当两种或以上的降水现象同时(包括部分时间重叠)出现时,仍应按现象分别记录,不作现象间的连接记载。
例如:1205—1408 1408—15 △1213—1223 1401—1410
(九)大风的起止时间,凡两段出现的时间间歇在15分钟或以内时,应作为一次记载;若间歇时间超过15分钟,则另记起止时间。
例如,某日大风实际出现时间是:1203—1304,1306—1307,1341—1342,1344—1345。
则观测簿应记为:1302—1325 1341—1345
(十)雷暴应从整体出发判别其,记录其起止时间和开始终止方向,切忌零乱记载。
1. 起止时间的记法 以该之一次闻雷时间为开始时间,最后一次闻雷时间为终止时间。两次闻雷时间相隔15分钟以内,应连续记载;如两次间隔时间超过15分钟,须另记起止时间。如仅闻雷一声,只记开始时间。
2. 方向的记法 按八方位记载。以该之一次闻雷的所在方位为开始方向,最后一次闻雷的所在方位为终止方向。若雷暴始终在一个方位,只记开始方向;若雷暴经过天顶,要记天顶符号“Z”;若起止方向之间达到180°或以上时,须按雷暴的行径,在起止方向间加记一个中间方向;当雷暴方向不明或多方闻雷而不易判别时,则不记方向。
例如:R 1647NW—1720W 1736W—1758
R 1318z—1350E 1340 W—Z—1511SE
R 1212 N—W—1305 S
(十一)降雹时应测定更大冰雹的更大直径,以毫米为单位,取整数。当更大冰雹的更大直径大于10毫米时,应同时测量冰雹的更大平均重量,以克为单位,取整数,均记入纪要栏。
测量的 *** 是:选拣几个更大和较大的冰雹,用秤直接称出重量,除以冰雹数目即得冰雹的更大平均重量。或者将所拣冰雹放入量杯中,待冰雹融化后,算出水的重量*,除以冰雹数目就是冰雹的更大平均重量。
(十二)高山站几种特殊情况的处理:
1. 当云笼罩测站,能见度小于1.0千米,应作为雾记录。
2. 如雾的浓度变化快,能见度时而等于、大于1.0千米时,仍可记为雾,但是以点线连执着,并加文字说明。如 ≡710……930(多变)。
3. 当孤立的云块一一迅速掠过测站,使能见度变化很快,可不作雾记录。
4. 当积雨云在测站上空时,可能同时出现雷暴、阵雨(阵雪)、毛毛雨、雾、冰雹等多种现象,应照实记录。
(十三)当本县内进行人工影响局部天气(包括降雨、防霜、防雹、消雾等)作业时,应在观测簿备注栏注明其作业时间、地点。
六、 容易混淆的天气现象的区别
在实际观测中,有时某种天气现象的特征并不典型,或某些现象之间形态有相似之处,形成条件亦有共同点,容易混淆。因此,应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加强集体观测,统一判别标准,熟悉掌握、判定这些现象的主要区别点。